1.32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一、人是什么?人有灵魂吗?

关于“人是什么”这个问题,主要有两个观点,一个是二元论,另一个是物理主义。物理主义认为,人没有灵魂,只有肉体,人所能进行的一切活动,都是靠肉体完成的,与灵魂无关。二元论认为,人是由肉体和灵魂两部分构成的,因为有两个部分,所以叫“二元论”。二元论者认为,肉体和灵魂构成了人,它们之间可以相互作用。

即便你相信二元论,相信人有灵魂,也不意味着你就应该相信死后可以继续存在。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灵魂和肉体是可分离的,肉体死亡后,灵魂可以离开肉体继续活下去。第二种是,灵魂的肉体虽然是两部分,但它们是密不可分的,肉体死了以后,灵魂也就跟着死了。

逻辑上有一种原则叫做“证有不证无”,就是说你只能去证明“存在”某种东西,而不能去证明“不存在”某种东西。这是因为证明某个东西不存在比证明某个东西存在要困难得多。相信灵魂存在的人应该想办法证明灵魂的存在,如果证明不了,那我们就只能暂时认为灵魂并不存在了。

第一种证明方法是“最佳解释推论”。最佳解释推论的意思是,如果我们相信了某样东西的存在,就能很好地解释其它理论无法解释的一些现象,那么我们相信这样东西的存在就是合理的。另外这种解释必须是最佳的,也许有好几种理论都能解释某一种现象,我们只能相信最好的那种。日常活动、情绪体验和自由意志这三个是最常见也最可能和灵魂相关的现象,但是灵魂都不能提供为它们最佳的解释。

哲学家笛卡尔还提出一种新的论证方法,他通过让我们想象出自己既存在又不存在的情形,说明灵魂和肉体是可分开的两部分,从而证明灵魂存在。但是启明星的例子告诉我们,笛卡尔的论证并不充分。

既然主张有灵魂的人没有足够的证据,那么我们理性的做法是暂且不相信灵魂的存在,除非出现的证据。

二、什么是死亡

地球上有七十亿人,每个人都有肉体,是什么决定了你是你,我是我,而不是其它人?只有搞清楚了“我是什么”这个问题,才能够像明白当“我”死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以及怎么做才能让“我”在死后继续存在。

在不考虑灵魂的情况下,有两种理论解释了什么是“我”。一种是肉体论,说你就是你的肉体,你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肉体不一样;另一种是人格论,将你的思想、情感、记忆和目标统称为你的人格,你就是你的人格,是人格把你和其他人区分开。不管是肉体论还是人格论,只要大体上保持不变,你就还是你。

到底是肉体论对,还是人格论对,目前哲学界还在争论。但不管是肉体论还是人格论,死亡都意味着终结。死亡就是一切都不存在的状态。

三、死亡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我们应该追求永生吗?自杀是否是理性和道德的

死亡的坏处是你再也不能够享受生命中种种美好的事物了,这被称为“死亡的剥夺理论”。生命就像一个容器,快乐和成就,就是生命这个容器中装的有价值的东西。死亡的主要坏处就是,它会夺走我们的生命,同时也夺走生命中的快乐和成就。这就是我们害怕死亡的原因。死亡的另一个坏处是,由于死亡是不可预测的,我们不知道死亡究竟在什么之后到来,所以很难给人生作出合理的规划。

仅仅根据剥夺解释理论,并不能说明永生不死就是一件好事。永生意味着你有无限的时间,一开始你可以尽情地去做各种各样有趣的事,但是最终你是会玩腻的。在无限的时间里,你把相同的事情做了一遍又一遍,到最后你只会感到无聊,生无可恋,陷入无边无际的痛苦之中。我们可以追求更长的寿命,使自己能够去体验更多美好的事物,但是不应该去追求永生。

在一些情况下,自杀是合理的。死亡之所以是坏事,是因为它会夺走生命中美好的事物,但如果生命中的痛苦大于快乐,那么死亡带走的就不是美好,而是不幸。当生活变得生不如死时,死亡就是可接受的。所以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自杀是一个理性的选择,并不应该受到谴责。

四、在了解死亡的真相后,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

面对死亡恰当的态度应该是心怀感激。宇宙中的例子做着混乱无序的运动,最终却有一部分粒子聚合到一起,构成了人,于是人类才能够相爱、品尝美食、欣赏风景、进行创造。从无到有,这是造化的奇迹,我们应该对此心怀感激。

死亡终将到来,我们该怎么生活呢?生命的价值在于快乐和成就,那我们应该尽力得到更多的快乐和成就,让有限的生命变得充实。作者的建议是,既要有一个宏大的目标,又要适当做一些容易得到快乐的小事。这样,如果你实现了目标,取得了令你自豪的成就,你的人生会更有意义;即便你失败,你还是能够从一些小事中感到欢乐,不会什么都没有得到。

人们往往对未知感到恐惧,当心中有了一个队死亡清晰的概念之后,笼罩在死亡之上的阴影就消失了。除了思考死亡,我们也可以用理性严谨的态度去反思生活中那些未经深思却又习以为常的概念,比如亲情爱情、时间、金钱和工作等等,当对人生中的重大议题有了清晰的认知之后,我们也许就不会再感到恐惧或是迷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