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合作

  • 合作是如何产生的?

“囚徒困境”讲的是:信任别人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是很难的。没有合作,我们的社会都难以维系。

那么,合作是如何产生的?

一位政治学家 Axelord 曾经做过一个很有名的实验。他邀请各个领域的学者,提出不同的“策略”,有的策略更善良,更愿意跟别人合作,有的策略更险恶,喜欢欺骗和利用别人,然后,他把这些策略都编成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以便观察从长期来看,哪种策略会占上风。最后胜出的策略是“以直报直”。

这个策略很简单:

  • 一开始要相信别人,跟别人合作;
  • 别人跟你合作,你就跟别人合作,别人欺骗了你,你马上选择不跟他合作;
  • 如果欺骗者回心转意,打算跟你合作,你就跟他合作。

在一开始,喜欢欺骗和利用别人的“邪恶”策略肯定会占上风,好人会吃亏。但哪怕执行“以直报直”策略的人很少,他们也能抱团取暖。在这个小群体中,合作的收益很高,足以让他们能够生存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合作的团体。

Axelord 发现,哪怕是在很恶劣的环境下,合作也会逐渐出现。比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敌对的双方躲在各自的战壕里对峙,谁也无法发动进攻。慢慢地,交战双方的士兵居然找到了默契。一开始是吃饭的时候停火,救护队来了停火,后来节假日停火,最后到了每天只在固定的时间射击对方墙壁上的黑点,显示一下自己有威慑的实力而已。

  • 信任的真相

这些研究表明:信任并非是亘古不变的道德准则,而是一种因地而异的生存策略。

心理学家David DeSteno在《信任的真相》一书中讲到,信任固然是件好事,但这不代表着我们就要无条件地相信别人。否则,明摆着就是邀请别人来占你的便宜。

信任之所以难,是因为我们无法判断自己是否应该相信别人。

有一种传统的观点是:是否值得信任,就看他的人品如何。这种观点假设:道德是一种不受环境影响的牢固不变的东西,但人们的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

比如,心理学里有一个很有名的观察:当人们单独遇到坏人坏事的时候,正义感相对会更强,但围观的人们越多,人们反而越不愿意挺身而出。

社会地位的改变,也会影响到人们对信任和合作的态度。在很多时候,有权有势的人会更不信任别人,更不愿意跟别人合作。

比如,每一个在北京开过车的人都会真心认同,开豪华轿车的人最容易横冲直闯。

不要说信任别人很难,能否信任我们自己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你又制定了减肥计划,恭喜了。但今天的你能够信任一个月之后的你吗?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分成两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一群正在减肥的人和一群不想减肥的人在同一个房间里,桌子上摆了各种各样的零食。一般而言,正在减肥的人表现出了较强的自制力,不去动桌子上的零食。

接下来是第二个部分。实验者告诉这些受验者,他们要帮助一家冰淇淋公司判断三种新口味的受欢迎程度,有三筒冰淇淋,请品尝之后告诉实验者,哪一种是你最喜欢的。你没有必要把冰淇淋都吃掉才能判断出来自己更喜欢哪一种口味,抿一小口足矣。

结果呢?在第一个部分表现出更强自制力的人,在第二个部分吃掉的冰淇淋最多!

除非万不得已,千万不要随便考验人性,因为人性这个东西,真的是经不起考验的。

那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说,这些研究有什么启示?

不要轻易地用人品去判断别人是否值得合作。要问的问题不是“他值得信任吗”,而是——“在什么情况下,他有可能会选择合作”?

不要轻易地去评判别人的道德水平,而是要学会体察人性中的幽明互现之处。“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责人也轻以约”,这在现在仍然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