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rt of Thinking Clearly

[Rolf Dobelli,清醒思考的艺术]

  • 幸存偏差:由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而非失败,使得人们高估成功的希望(创业)

游泳选手的身材错觉:混淆选择标准与结果(模特因为漂亮才选来拍化妆品广告,而非因为用了这些产品才漂亮)

  • 过度自信效应:1)不存在不够自信效应;2)男性更加严重;3)悲观者只是高估幅度少些。
  • 从众心理
  • 纠缠沉没成本:all pay auction的困局
  • 互惠偏误:互惠古来有之,是出色的生存智慧。没有互惠人类早灭绝了。但注意不要被互惠道德绑架。
  • 确认偏误:所有思维错误之父……过滤与我们观点相矛盾的信息。宗教和哲学信念是杰出的例子。
  • 权威偏误:对权威批判性越强,你就越自由。
  • 对比效应/框架效应/锚定效应:这几个都类似
  • 现成偏误:依据现成的例子来想象世界。某种东西反复出现我们的大脑就很容易重新提取(接受)它,尽管不一定是真的。
  • 事后诸葛亮(Hindsight Bias)
  • 司机的知识:播音员是话筒不是专家。芒格认为知识有两种:1)真知识,来自那些投入大量时间和思考获得知识的人们;2)司机的知识,装的好像知道的人,他们会模仿别人的表演,也可能有动听的声音或具有说服力的形象。但他们传播的知识是空洞的,他们高谈阔论地挥霍华丽词汇。企业越大,人们越期望它的CEO具有表演才能——交际能力。
  • 控制错觉:你对你生活的控制比你以为的要少。(电梯上的安慰按钮。公司温度控制的按钮。)
  • 激励过敏:激励机制能够解释90%的个人或者组织行为。 一旦有激励加入游戏或改变了激励,人们就会迅速而剧烈地改变自己的行为 人们是对激励做出反应,而非激励背后的目的(1947悬赏羊皮纸手稿,为了增加数量而将手稿撕碎;19世纪,中国悬赏征购恐龙骨,恐龙骨被敲碎。)
  • Regression to Mean: if you are doing bad, chances are your performance will regress to the mean and not because of any marked improvement; [回归均值:避免错误归因,恢复正常可能只是回归均值在起作用]
  • 公地悲剧:凡好处归个人而成本由集体承担的地方就潜伏着公地悲剧。在小范围群体里,道德的制裁至今有效,因为人们相互认识,如果有人只考虑自己的好处,滥用公共利益,就会被发觉,并遭到最严厉的惩罚——失去名誉。但在一个匿名社会里道德就没那么管用了。解决方法有两个:1)私有化;2)加强管理。
  • 结果偏误:100万只猴子在股市投机,20年后有1只猴子每次都赚钱,媒体会阐述其“成功原理”。不要完全用结果判断决定,结果差并不意味着决定不对,反之亦然。
  • 选择的悖论:在无限选择的年代,适合自己的局部最优选择更好。
    • 选择范围太大会导致无所适从
    • 选择范围太大会导致更糟决定
    • 选择范围太大会导致不满
  • 讨喜偏误:我们会觉得一个人讨喜,若此人 1)颜值高;2)和我们相似;3)喜欢我们。不要被一时感情冲昏头脑。
  • 禀赋效应:我们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估值更高。让我们放弃要比让我们囤积难。这解释了我们为什么会在房子里堆满废物,也说明了为什么邮票、手表或者艺术品收藏者很少交换出售藏品。禀赋效应不仅神话了我们已有的财产,甚至神话了可能会拥有的财产。在拍卖中有“赢家的诅咒”:拍卖的赢家反而是经济上的输家,因为他出价过高。……结论:勿过于执著于某物,理解来去无常。
  • 奇迹:小概率事件可以发生,不要过度解释。
  • 团体迷思:一群智慧的人做出愚蠢的决定,因为每个人都误以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共识,从而作出他们每个人在正常情况下都会拒绝的决定。这是从众心理的一种特殊情况。(Pig bay invasion)
  • 忽视概率偏误:我们对一件事的强度做出反应而非概率,我们缺少对概率的直觉理解。(一定会遭受电击,和有50%/20%/10%/5%的概率会遭到电击,两种情况下受试者一样紧张。预期电击强度增大时,两组紧张感同时增大。概率降为0才会有不同。)我们不能区分理解风险。
  • 零风险偏误:我们只信任0风险。我们常愿意投资过多的钱,就为了彻底消除微小的剩余风险。(俄罗斯轮盘赌[Russian Roulette]:共可装6发子弹,假设装有4发,发愿意付多少钱拿走2发?假设装有2发,你愿意付多少钱将这2发都拿走?)……结论:学会怀着“没有什么是绝对安全的”想法生活——无论你的积蓄,健康,婚姻,友谊。满足于至少有东西让你保持相对稳定并体验自身快乐。研究表明,无论是中百万彩票还是半身瘫痪都不会长期改变你的满意度。不管发生什么,快乐的人照样快乐,不快乐的人总是不快乐。
  • 稀少性谬误:物以稀为贵
  • 忽视基本概率:创业的成功率就是那么低,无论你多努力,多聪明,你都更可能失败。意识到基本概率。
  • 赌徒谬误:连续出现红球,下一个更可能是黑球么?注意是否是独立事件。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大多数有相互联系。

Hui:总觉得这个和均值回归有冲突啊

  • 锚定效应(Anchor effect)

  • 归纳法(induction):generalize results from small sample.我们自欺欺人。很少生病的人觉得自己不会死。连续几个季度利润增长CEO觉得自己不可缺少。人类一直成功因此我们可以征服未来的挑战(只有那些幸存到现在的物种才能这么说。)以我们存在的事实来说明将来我们也会存在,是一个严重的思维错误——估计是最严重的

  • 损失规避:人们害怕失去某种东西的想法要比获得某种同等价值的东西的想法强烈。我们无法改变:恶比善更有影响力。我们对不利的东西反应要比对有利东西反应敏感。一张凶恶的脸要比一张友善的脸更容易引起我们注意。恶行要比善行更永久地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当然也有例外:事关我们自己的时候。

  • 社会性倦怠:责任扩散,个人效率无法直接看到,导致尸位素餐,群体效率下降(都指望别人嘛: ))。这是一种我们让自己亏欠所有人的欺骗形式。这一欺骗大多不是故意的,而是不知不觉的发生的。为什么不完全懈怠?因为0效率会引起注意——继而会带来后果,如被逐出群体或损坏名誉,我们能细腻地感觉到,懈怠到什么程度不会被看出来。出于同样的原因,团队有甘冒比个人更大风险的倾向。人们称这一效应为风险分摊。可以通过尽量彰显个人效率来缓和团队的弊病。

  • 指数增长

  • 赢家的诅咒:拍卖的赢家大多是事实上的输家。1)一种货物的真实价值是不确定的。出价方越多,报价过高的概率就越大。2)我们想排挤竞争对手。 基本特征谬误:系统性地高估人的影响,在解释某些东西时低估情境因素。领导才能对经济成功的影响程度要远远小于普遍的经济形势和行业的影响力。在一个存在危机的行业里,首席执行官们常被撤换。…..极度关注他人源自我们过去的进化史,隶属于一个群体是生存所必需的,被排斥意味着死亡。繁殖、自卫和狩猎,大多是个体做不到的。我们需要别人协助。特立独行的人早就从基因池里消失了。因此我们才会这样过度地关注人。我们将90%的精力都用来关注人,只用10%的精力关注情境。不管戏剧多么让我们着迷,舞台上的人绝非孤立的,他们的表演离不开一个个情境。你若真想理解正在表演的戏剧,就请你不要只注重表演者,而是多关注他们的表演或舞蹈。

  • 错误归因

  • 光环效应

  • 替代途径:风险从来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因此,请你时刻考虑你有什么样的替代途径。比起你通过无惊险的平凡途径获得的成功,别拿通过冒险的替代途径获得的成功太当真。蒙田怎么说来着:“我的生命充满不幸——这些不幸大多没有发生。” 预测错觉:什么可以预测,什么不可以预测?一件事情越复杂,时间跨度越长,其未来的发展变化就越多。

  • 关联谬误:大脑的系统1会自动把线索连起来编故事。

  • 框架效应:同样的内容,换个不同的说法,效果不同。

  • 行动偏误:为什么不行动光等待是中痛苦?源自远古基因。在一个狩猎采野果的环境中,行动比思考价值大得多。在古时,闪电式反应关乎生死存亡,思考则可能会致命。如果情况不明,不要采取任何行动,直到你能更好地分析形势,你要克制自己。

  • 不作为偏误:其出现在无论放弃还是行动都会带来损害地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因为这样引起地损害主观看来更无害。“如果你不是答案地一部分,就是问题地一部分[1968欧洲学生运动口号]”

  • 自利偏误(self-serving bias):成功归于自己,失败归于外因。

  • 享乐适应:

    • 请避免很长时间也不会习惯地负面效应,如交通,噪音,慢性疲劳等。
    • 对物质的东西只期待短期效果,例如汽车,房屋,分红等。
    • 持续正面效应主要与你如何利用时间有关。设法让自己得到尽可能多的自由时间和自主权。请你做最爱做的事情——哪怕你要付出部分收入。请为友谊投资。
  • 自我选择偏误:当我们本身是样品的一部分时,我们必须注意,不要掉进一种以自我选择偏误著称的思维错误陷阱中。

  • 联想偏误:影响我们决定的质量。我们倾向于不喜欢送坏消息的人(Shoot the Messenger Syndrome)

  • 新手的运气:如果你长期比其他人成功,你可以认为自己的才华可能起作用,但绝不能过于自信、自满。参与的人越多,出于纯粹运气长期成功的概率越大,也许你就是这个某人。

  • 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酸狐狸 双曲贴现:一个决定离现在越近,我们的“情感利息”就越多。这是及时享乐对我们的控制,我们过去动物性的残留。动物不愿意为在将来得到更多的奖励而放弃今天的奖励。

  • 在群体里容易按照他人的想法生活,在孤独中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但值得记住的只是那些在群体中保持独立的人。—— 爱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