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

关于作者:张宏杰,清华大学的历史学博士后,师从著名历史学家葛剑雄先生。他原本是辽宁一家银行的普通工作人员,是中国民间著名的历史写手之一。作品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等。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深入剖析中国国民性的书,与同类书籍相比,它没有满足于在抽象意义上谈论一般的国民性,而是在历史发展的宏观视野下,透视国民性演变的历史脉络,试图把握其中的规律,并且勾勒出这种演变历程和中国古代制度演进过程的因果关系,兼具历史的厚重感和纵深感。

核心内容

中国国民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从春秋时期的贵族文化、魏晋时期的士族文化、宋元时期的平民文化、元明时期的流氓文化,再到后来清朝的奴隶文化这五个发展阶段以及四次转折。

一、春秋时期的贵族文化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遵守信义

比如,春秋时期贵族之间打仗,很讲究战争规范:不能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不能擒获须发斑白的敌人、敌人处于险地时不能乘人之危、敌人陷入困境时不能落井下石、敌军没有做好准备时不能实施偷袭等等。这些都是春秋时期贵族文化的体现。

  1. 珍惜荣誉

1793年1月21日,法国大革命正值高峰,路易十六和皇后被送上了断头台。在皇后上断头台的那一刻,不小心踩到了刽子手的脚,她下意识地说了句:对不起,先生。这就是贵族文化的首要特质——优雅。此刻她的丈夫路易十六,面对杀气腾腾的刽子手,留下的也是一段坦然的遗言:“我清白死去,我原谅我的敌人,但愿我的血能平息怨恨的怒火。”可见贵族对自己荣誉和风度的珍视。几分钟后,路易十六和皇后便身首异处了。

其实,珍惜荣誉的人在中国的春秋时期很常见。比如孔子的学生子路,在战争中阵亡,临死前做的最后一件事竟然是系好被对手砍断的帽缨,正冠而死。

  1. 崇尚勇敢

春秋时期的贵族特别崇尚武力,上古贵族几乎都是武士,贵族男子也都以当兵为职业。要求学生掌握的“六艺”,就包括射箭这一项。楚康王继位五年没有战事,竟然认为是自己的重大失职。这种尚武的精神影响了后代很久,一直到唐朝都还存在,所以唐代的边塞诗很发达。

不过这种尚武的精神到了宋代以后就慢慢消失了。宋朝对武力的贬抑,导致中国人在历史上第一次不再以立功疆场为荣耀,“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有人甚至说,即使“率兵数十万收复燕云十六州”,也赶不上状元及第时候的荣耀。宋代男人开始失去尚武精神,不再追求强健体魄、立功疆场、马革裹尸,而是沉醉在案头书牍之中,浅吟低唱。整个民族,开始朝文雅方向发展。

春秋时代的贵族精神到了后来就慢慢衰落了,开始和西方的贵族精神分道扬镳,走上了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贵族阶层在西方一直保留了下来,一直延续到17世纪,而中国的贵族社会在公元前3世纪就已经基本消亡了。

西方贵族阶层之所以能够延续,主要在于他们分家的方式。西方贵族实行的是“长子继承制”,爵位、财产都只传递给一个儿子,保证了贵族家族的地位、财产的高度稳定。但是中国社会不同,秦始皇在建立皇帝制度以后,就必须要彻底消灭贵族阶级,他采用“诸子均分制”,贵族阶层由此消亡。

二、魏晋时期的士族社会

贵族社会并不会一夜之间就消亡,强大的历史惯性决定了汉代不可能一步跨入平民社会,贵族制借着汉代的“荐举制”借尸还魂。所谓荐举,就是地方官推荐地方上的人才来当官。地方官在荐举人才的时候,自然会从自己最熟悉的上层社会中寻找,这就导致了官位基本上仍被上层社会垄断,阶层之间形成了一种非常封闭的、不流动的状态。这时,中国社会开始出现贵族精神的第一次下行,出现了整个社会的士族文化面貌,这个时代的士族文化有三个重要的特点:

  1. 重视门第

在士族社会里,既然没有贵族阶级的世袭制度,出身家教森严的豪门大户就变得十分重要了。平民仍然没有机会登上历史舞台,整个社会的阶层基本是固化的。一个家族的文化积累和门风传统是评价一个人的最重要标准,所以士族对家族教育非常的重视,家书、家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的兴盛。 南北朝集大成者——《颜氏家训》,就是士族家族教育的经典。

  1. 蔑视权贵

魏晋南北朝时期,整个社会处在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在皇权不断更迭的背景之下,社会上的世家大族却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很多士族的富贵程度远胜于皇族,这也导致了天子只能和士族分享权力,有的世家大族甚至可以罢黜天子。王权变得不再具有权威,士家大族反而变得更加有独立性,最终导致了蔑视权贵这样的社会风气。

  1. 挑战名教

因为当时政治权威崩溃,当初所确立的儒家也就不可能再是唯一的价值体系。既然儒家学说不能一统天下,又没有什么政治前途可以追寻,当时的文人就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这些人认为生命不应该被伦理教条束缚,因此冲破名教约束就成了士人普遍的精神风貌。

这是一本深入剖析中国国民性的书,与同类书籍相比,它没有满足于在抽象意义上谈论一般的国民性,而是在历史发展的宏观视野下透视国民性演变的历史脉络,试图把握其中的规律,并且勾勒出这种演变历程和中国古代制度演进过程的因果关系,兼具历史的厚重感和纵深感。

三、宋元时期的平民文化

任何文化的转换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贵族文化不可能一下就过渡到平民文化,所以汉代发明了荐举制,贵族文化“借尸还魂”,这才形成了士族文化。同样,尽管科举制在隋朝就已经被发明出来,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汉代荐举制的做法还有强大的历史惯性,也不可能一夜之间突然消亡,所以,隋唐时期基本上还是一个半世袭的士族社会。 宋代尊文抑武,把读书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科举考试上,让社会各个阶层可以通过考试自由流动,从而打消他们叛乱的动机,以达到更好地控制社会的目的。宋代统治者对科举制相当地重视,并把它作为唯一的选官途径,宋代平民才真正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上流社会,并最终形成一个阶层流动的平民社会。

这种平民文化有以下三个特点:

皇权独尊 宋代政治权力高度统一,再也没有世家大族可以和皇帝抗衡,所以,宋代皇帝才可以对政治制度进行大幅度修改,而不会遇到什么阻力。贵族和士族阶层消失的直接后果就是皇权独尊。

民间自由 宋代以前,中国社会等级极为森严;宋代之后,整个社会弥漫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比前朝更加自由和平等。国家不再利用阶级、户籍把人固定在一个地方,人口开始大面积流动。之前中国社会出现的所谓“游侠”,还都是很个体化的,宋代平民获得了远远超过前代的人身自由,整个社会开始自由流动,既有纵向的阶层流动,也有横向的地域流动,原本分层的固定等级秩序被废除了,开始出现江湖世界。

市民文化 宋元时期的平民文化促进了“俗文化”的发展,为平民喜闻乐见的白话小说和戏剧艺术开始出现。因为民间教育的普及,平民百姓通过科举不断涌入上层社会,富于生活气息的底层文化与高雅的上层文化开始大面积接触,雅俗之间没有了严格界限,中国文学终于开始在宋代开了以“口语化”为标志的民间语言写作的先河。 以元朝为例。在唐宋时期一直处在主流地位的诗歌散文,到了元代一下子就失掉了主要优势。突然一下,“俗文化”开始取代“雅文化”成为主流。汉族精致的上层文化诗词歌赋对蒙古人没有吸引力,但他们能看懂戏的内容,读书人既然不能参加科举,当然会大量投身于剧本创作。正因如此,元朝的戏曲获得了空前繁荣。

四、平民文化向流氓文化的转换逻辑

平民文化过渡到流氓文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中国文化精英阶层的消失 汉民族几十年的抗元战争,带来了可怕的后果:大量的文化典籍被毁掉、名臣儒士被残杀、精英文化阶层整体消失。元朝建立以后,统治者出于对汉文化的畏惧心理,切断了汉族士大夫的人生前途,科举制一度被取消,当时汉族知识分子的地位,第一次从“四民之首”跌到了“十丐九儒”的地步。

统治阶层的精神基因 元明时期的统治者在整体文化素质上远逊于宋朝和清朝。明朝有个皇帝叫朱厚照,“流氓皇帝”是他的专有标签。在位短短十几年,收了一百多个流氓做义子,在扬州到处追逐处女和寡妇。他的继承者明世宗则是性变态,公开要大臣们进献春药,有时候一天临幸数十人。明朝官员以向皇帝进献房事秘术来争宠。胡宗宪因贪污被指控后,“献秘术十四,帝大悦”。

流氓阶层和权力的结合 元朝作为异族,没有自己的一套意识形态,儒家礼义又被废弃不用,结果全国上下道德水平迅速滑落,社会风气持续恶化。越来越多的汉人由于社会地位极为低下,开始选择攀附权贵,出现了流氓阶层和专制权力之间的高度结合。当时元代的泼皮无赖,多到连元朝皇帝都不得不专门派人研究对流氓横行的处理意见。中国人的精神层面开始出现流氓化的趋势。

五、清朝的奴隶文化

中国国民性经由贵族文化、士族文化、平民文化、流氓文化,而最终演化为清朝的奴隶文化,成为中国国民性演变过程中的最低谷。

贵族文化的对立面不是平民文化,而是奴隶文化。因为平民文化尚可以讲究独立人格,但奴隶文化之下,贵族精神里强调的遵守信义、珍视荣誉和勇敢尚武的精神内核完全被抽空,丧失了起码的人格尊严。 为了将整个社会都纳入自己的严密控制体系之下,清朝统治者连儒学的人格追求,都作为打击对象。清代皇帝就认为,一个大臣如果过于注重自身修养,过于在乎自身的名誉,就会妨碍他全新全意地为皇帝服务,妨碍他成为一个听话的奴才。为了彻底把大臣改造成奴才,雍正皇帝甚至提出一个重要观点,那就是大臣们不但不能图利,也不能好名,否则就很可能招来杀身之祸。这在清朝绝不是偶然现象。 久而久之,很多大臣干脆不做思想者,只做执行人,成为一个有才干、有风度、没思想、没坚守的奴才。春秋时期讲究人格尊严、珍视荣誉信义的贵族精神到了这个时候,才算完成了一次彻底的堕落。

六、国民性演变和专制权力的关系

中国国民性的每一次转换,都与中国社会的权力性质和专制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第一次从贵族社会到士族社会的转换,就是因为秦始皇建立了皇帝制度,需要废除贵族阶层;第二次从士族社会到平民社会的转换,就是因为科举制的建立和普及,造成了社会阶层的自由流动;第三次平民社会到流氓社会的转换,则主要是因为统治阶级的精神基因以及专制制度对流氓阶层的利用。 国民精神的演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的背后其实投射出的是一个国家权力性质和专制制度的发展脉络。有什么样的权力,就会有什么样的国民。

金句:

整个宋代社会是一个扬文抑武的朝代。正是因为宋代对武力的贬抑,导致了中国人在历史上第一次不再以立功疆场为荣耀。宋代甚至流传这样一句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社会就提前进入了大一统,基于统治的需要,必须通过“诸子均分制”消灭贵族阶层,让皇权直接面对平民;而西方因为“长子继承制”的影响,得以一直保留了贵族制度。所以,中国贵族比西方要早消失两千多年。 汉朝以后,一方面,官位都由皇帝任命,不再是贵族继承;另一方面,荐举制又导致皇帝和平民之间产生了一个新的士族阶层,虽然高级官位不再是世袭的贵族,但是却由上层社会垄断,下层社会人才很难跻身上层社会。中国社会开始出现贵族精神的第一次下行,出现了整个社会的士族文化面貌。 士族为了传承家族的精神,对家族教育非常重视。世家大族为了保持自己的文化优势,会制定各种各样的家规,所以家书、家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兴盛。 魏晋时期,大一统的政治秩序被打破,很多的旧门人借门第的资本,不再对权力俯首帖耳:反正皇帝换来换去的,而他们却一直都是世家大族。王权变得不再具有权威,士家大族反而变得更加独立,才会产生蔑视权贵的社会风气。

尽管隋朝就发明了科举制,但任何文化的转变都需要一个过程,直到宋代科举制才真正成为唯一的选官途径,宋代平民才真正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上流社会,并最终形成一个阶层流动的平民社会。 宋代的平民文化打破了森严固化的社会等级,整个社会开始自由流动,既有纵向的阶层流动,也有横向的地域流动,从而出现了江湖世界。 因为民间教育的普及,宋代民间书院非常之多,平民百姓接受教育之后,通过科举不断涌入上层社会。富于生活气息的底层文化与高雅的上层文化开始大面积接触,雅俗之间没有了严格的界限,中国文学终于开始在宋代开了以“口语化”为标志的民间语言写作的先河。 贵族文化的对立面不是平民文化,而是奴隶文化。因为平民文化尚可以讲究独立人格,但奴隶文化之下,贵族精神里强调遵守信义、珍视荣誉和勇敢尚武的精神内核完全被抽空,丧失了起码的人格尊严。 国民精神的演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的背后其实投射出的是一个国家权力性质和专制制度的发展脉络。有什么样的权力,就会有什么样的国民。

6.5 The Third Chimpanzee (Jared Diamond)

一、为什么称人类为“第三种黑猩猩”?

因为人类与黑猩猩的基因差异只有1.6%,遗传学家由此推算出,人类与黑猩猩的祖先在700万年前才分道扬镳,而这也被古人类学家的化石发现所证实。在这以后,各个人种和两种黑猩猩才陆续演化出来。

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学说为什么不适用于从猿到人的演化呢?

达尔文发现,人类的演化无法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于是转而发明了一个“性选择”的新理论。本书作者是坚定的达尔文主义者,他发挥了“性选择”理论。

三、从猿到人,语言才是关键。

作者发现,这些从猿到人的演化,包括直立行走和脑容量的增长,都没有带来文化和艺术的进步。尼安德特人制造的石器,基本上和南方古猿祖先制造的一样粗糙。智人诞生后的最初10万年里,这种情况也没有改变,直到6万年前毫无征兆地迎来了突飞猛进,艺术、文字、农牧业等创新源源不绝地出现,最终发展为现代文明。作者提出了一个假说:6万年前,人类的发音器官出现突变,从此掌握了真正的语言能力,因此迎来了科技文化大解放。

四、人类为什么相互残杀?

答案就在我们古老的近亲黑猩猩身上,特别是雄性黑猩猩,却长期有组织、有预谋地袭击、杀死,甚至吃掉敌对群体的成员,而且不分男女老幼全杀。出土化石证明,人类的猿人祖先也是如此,普遍自相残杀,并且敲骨吸髓。看来,它们将这凶残的本能遗传给了我们这“第三种黑猩猩”。在人类社会消灭战争是很困难的,除非我们摆脱猿性,进化成另一个物种。

五、农牧业的兴起与世风日下

世界各地的神话史诗都哀叹,人类一代不如一代,起初是完美的黄金时代,之后就道德沦丧,战争和瘟疫随之而来。考古发现证实,确实有过黄金时代:在一万多年前的狩猎采集时代,人类的身体都很健康。等到农牧业出现以后,增加了人类的食物数量,结果导致人口过剩,被迫扩张,于是引发战争和瘟疫。同时,食物种类变得单一,更加重了营养不良现象,因此人类的身体素质明显下降。道德沦丧、营养不良、贫富差距扩大的农牧业社会能够取代完美的黄金时代,因为黄金时代的经济基础是不靠谱的狩猎采集,食物数量很不稳定,能养活的人口太少。

六、为什么有的民族先进,有的民族落后?

作者以欧亚大陆和中美洲的文明为例,分析认为,美洲地形是南北向狭长的,各地区的气候温差特别大,导致人员流动性差,发明创新都被迫留在狭小的地区。反之,亚欧大陆东西长,南北窄,各地区的气候温差小,人员流动性好,作物和牲畜也很容易转移。虽然受资源等条件的限制,任何地区都不可能独立搞出太多发明,但是流动性好的地区就会集各地创新之大成,发展为文明的中心。

1.早在18 世纪,研究解剖学(关于人体构造的学科)的科学家就发现人类与黑猩猩的构造十分相似,而黑猩猩只是一种生活在非洲的动物。我们现在把黑猩猩又细分为两个分支:一种是通常说的黑猩猩,另一种是倭黑猩猩,有时也被称为波诺波猿(侏儒黑猩猩)。然而,如果有一位外星人科学家,他可能会毫不犹豫地将人类也划归至黑猩猩这个物种的行列,作为其中的第三个分支。事实上,地球上的科学家已经认识到,我们人类与另外两种黑猩猩有着至少98% 的相同基因构造。

2.我们的DNA与大猩猩之间有着大约2.3%的差异,与两种黑猩猩之间都有着大约1.6%的差异。这也就是说,我们的DNA与黑猩猩这一我们最亲近的现存亲戚之间有着98.4%的共同之处。换个角度说,黑猩猩最亲近的亲戚并不是大猩猩,而是人类。

3.人类祖先同黑猩猩分开演化大概是在700万年前……按照基因距离的理论观点,人类、普通黑猩猩和波诺波猿应该划归到同一个属。从这个角度看,人类是黑猩猩物种下的第三个分支。

4.我们的祖先与其他动物之间的差异,首先体现在粗糙石头工具的制造,大概是于250万年前的非洲出现。虽然工具使用逐渐变成后续我们生活中寻常而重要的环节,但这并未使得我们这个物种的发展产生大的飞跃……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大约在6万年前,欧洲突然出现了大飞跃的迹象,与此同时,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类——智人从非洲来到了这里。

5.我们与黑猩猩之间只存在1.6%的基因差异,而且这种体现在行为上的差异的大部分是——早在大飞跃之前就形成的。对此种现象我能给出的最佳推测,就是当我们具备语言能力时才触发了大飞跃。

6.现在世界上大约有5000种语言,其中新几内亚独占1000种……新几内亚的依瑶语有8种母音声调,使同一个单词产生8种不同的意义,视音调而定,微小的声调变化可能让一个母音的意义从“岳母”变成“蛇”。

7.石器时代的每个族群都非常排外,文化差异更是雪上加霜,在部落领地之外游荡,无异于插标卖首……在弥漫着排外气氛的石器时代,若身无绝技,根本没机会长大成人。

8.除了营养不良、饥荒与传染病,农业还给人类带来了另一个天谴——阶级分化……农业兴起以后,女人往往沦为役畜,又因为更频繁地怀孕、生产而透支体力,健康日益恶化。

9.最早的现代人既承载了高贵的品质,也表现出两种不良品质,而那是我们现代各种问题的潜在根源。一个是我们倾向于彼此之间大规模屠杀,另一个是我们倾向于破坏我们的环境和资源基础。

10.无论我们从自己过去的自我毁灭行为中学习到了什么,仍然有很多人认为没有必要限制我们的人口数量增长或停止环境破坏,他们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有些人参与到这场破坏环境的行动中是出于利益,有的是因为无知。还有更多的人是急切谋求当下的生存,并没有多少心思考虑将来的事情。所有这些事实似乎都意味着破坏是难以阻止的,而我们人类也只是行尸走肉了,我们的未来同另外两种黑猩猩几乎是一样的灰暗。如果我们能从我所追溯的这些历史中有所领悟,我们的未来可能就会比另外两种黑猩猩更加光明。

6.6 Guns, Germs and Steels [枪炮、病菌和钢铁]

Key questions:

Why did history unfold differently on different continents?

Why did wealth and power become distributed as they now are, rather than in some other way?

How did the world get to be the way it was in 1500 AD? (those technological and political differences as of 1500 AD were the immediate cause of the modern world’s inequalities.)

Summarize the book in one sentence: History followed different courses for different peoples because of differences among peoples’ environments, not because of biological differences among peoples themselves.

6.6.1 Ch1

Conclusion: Human development on some continents got a head start in time over developments on others

Approach: A whirlwind tour of human evolution and history, extending from our divergence from apes, around 7 million years ago, until the end of the last Ice Age, around 13,000 years ago. Trace the spread of ancestral humans from our origins in Africa to the other continents. Result:

6.6.2 Ch2

Question: What are the effects of continental environments on history over the past 13000 years?

Approach: Briefly exam effects of island environments on history over smaller time scales and areas. When ancestral Polynesians spread into the Pacific around 3200 years ago, they encountered islands differing greatly in their environments. Within a few millennia that single ancestral Polynesian society had spawned on those diverse islands a range of diverse daughter societies, from hunter-gatherer tribes to proto-empires. That radiation can serve as a model for longer, larger-scale and less understood radiation of societies on different continents.

6.6.3 Ch3

Goal: Introduce collisions between peoples from different continents

Approach: account the most dramatic encounter in history

The capture of the last independent Inca emperor, Atahualpa, in the presence of his whole army, by Francisco Pizarro and his tiny band of conquistadores, at the Peruvian city of Cajamarca. Proximate factors behind the capture: Spanish germs, horses, literacy, political organization, and technology (especially ships and weapons) The factors operated in European conquests of other Native American societies Ultimate question: what are the causes leading to those factors?

6.6.4 Ch4-Ch6

Question: how did food production ultimately result in the immediate factors permitting Pizarro’s triumph?

Food production: the growing of food by agriculture or herding (Ch4)

Plant and animal domestication meant much more food and hence denser human populations (Ch4)

Food surpluses and the animal-based means of transporting those surpluses were a prerequisit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ettled, politically centralized socially stratified, economically complex, technologically innovative societies. (Ch4)

The availability of domestic plants and animals ultimately explains why empires, literacy, and steel weapons developed earliest in Eurasia and later on other continents. The military uses of horses and camels, and the killing power of animal-derived germs, complete the list of major links between food production and conquest that we shall be exploring. (Ch4)

People in some parts of the world developed food production by themselves; (Ch5)

Archaeology info: radio carbon dating of carbon-containing materials. It is based on the slow decay of radioactive carbon 14 into the nonradioactive isotope nitrogen 14. Once the plant or animal dies, half of its carbon 14 content decays into carbon 12 every 5700 years. Until after about 40000 years the carbon 14 content is very low and difficult to measure or to distinguish from contamination with small amounts of modern materials containing carbon 14. The age of material can be calculated from the carbon14/carbon12 ratio.(Ch5)

Centers of origin of food production (Ch5) :

some other peoples acquired it in prehistoric times from those independent centers; (Ch5)

others neither developed nor required food production prehistorically but remained hunter-gathers until modern times (Ch5)

6.7 Collapse (崩溃, Jared Diamond)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

本书试图在研究大量古代人类社会样本的基础上,总结出“崩溃模式”,并总结出背后的环境因素。人类历史上,当一个社会面对复杂的环境问题,无法做出正确的应对和决策时,往往会走向崩溃。为什么有些人类社会崩溃了?有些却成功存活下来?通过对人类社会与环境相处的成功与失败案例进行比较研究,发掘社会崩溃背后的环境原因,试图帮助当今的人类社会找到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点,避免崩溃悲剧的重演。

一、脆弱的地球村

地球上到底还有没有尚未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纯自然风光?说真的,早就没有了。地球上的空气、水、农作物和工业产品每时每刻都在流动,谁也无法置身事外。那些看似纯洁美丽的旅游胜地,其实是看似臃肿肮脏的大都市身上的寄生虫。这些地区高度依赖旅游等第三产业,无需承担工业造成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因此建立起环境友好型经济模式,不过这种模式并不具有推广意义。

二、梦断天涯——太平洋海岛的悲剧

复活节岛上遍布着奇幻的巨大石像,像是外星人的杰作。原来,当岛民的祖先乘坐独木舟航行到复活节岛时,岛上森林密布,特别是生长着地球上最高大的一种棕榈树,周边海域鱼类众多,还有无数的鸟类,但岛民砍光树木捕光鸟类,岛上生态系统崩溃,岛民的经济和社会随之崩溃,最终沦为原始人。考古发现,这类情况在海岛社会中其实经常发生,因为岛上自然资源有限,而且不易再生。

三、古文明失踪案——玛雅的衰亡

考古发现,古玛雅人建造金字塔时,当地人烟稠密,农业发达。但是因为中美洲遍布喀斯特地形,淡水难以长久储存,气候潮湿,也不利于储存玛雅人的主要粮食玉米,所以玛雅文明非常脆弱,依赖于自然条件。当旱灾使玛雅文明崩溃,幸存的少量玛雅人放弃了农业文明,退回渔猎采集社会,放任雨林吞噬古代城市的遗址。亚洲的吴哥窟、婆罗浮屠也是类似的情况,都是因为过度开发自然环境,引起严重的旱灾和土地沙漠化,最终沦为废墟。

四、三岛记——维京人在冰岛、格陵兰岛和纽芬兰岛的不同命运

中世纪早期,维京人横扫欧洲,还横渡大西洋,相继发现了冰岛、格陵兰和纽芬兰,当时这个地区都密布森林,维京人毁坏了格陵兰的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农牧业无法发展,维京社会在格陵兰无法立足,终于被原住民爱斯基摩人赶走,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纽芬兰,这些失败大大震动了冰岛的维京人,他们改变生活方式,保护森林,发展渔业,终于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型经济模式,成为现代的发达国家。

五、最长寿的玩家——中国与日本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一直在高强度地开发自己所在的自然环境。有时,这种开发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例如黄河河道的淤积和改道,以及华北的大面积沙漠化。19世纪以后,中国的自然环境几乎一直在恶化,直到中国政府改变了旧观念,通过政策和舆论的引导,环保意识逐渐深入人心,许多遗留的环境问题都正在得到解决。

日本的环境和经济状况都优于中国,然而,日本的环境原本也并非如此。战国时代,日本各军阀纷纷大规模毁林开荒,将本州、四国、九州岛的森林砍伐殆尽。环境崩溃引发经济危机,催生了“倭寇”。当丰臣秀吉统一日本时,已经无法找到足够的木材来建造宫殿和大型战舰,导致日本海军被中国和朝鲜的海军打得惨败。德川幕府鉴于历史教训,严格封山育林。这些措施大大改善了日本的生态环境,目前我们见到的日本森林,特别是遍布日本的樱花树,大部分都是德川幕府组织人工种植的。不过代价是,日本在德川幕府时代长时间发展停顿。二战以后,日本发现了另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型经济模式:组建大规模跨国企业,到别国设厂。换言之:对外转移环境问题。

六、大企业的环境友好型经营之道

作者发现,有些跨国能源企业的所在地居然能够成为所在国生态环境最好、野生动植物最多的地区,因为企业意识到,保护环境有助于改善公司和当地政府、民众的关系,也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吸引人才。一些煤矿也投入巨资来修复开采造成的环境破坏,但很多矿产公司由于利润微薄或管理层的短视,想方设法逃避环保监管,成为排污大户。这些事例说明,企业破坏环境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该行业注定要污染环境,而在于企业管理层的环保意识和财务状况。企业管理者应当考虑,要建立社会口碑良好的百年老店,还是赶紧赚上一笔就溜之大吉?

七、全球化——人类社会全面崩溃的前奏?

作者明确指出,不能把一切环境问题都归罪于科技进步,因为石器时代就发生过环境问题;同样,科技进步也解决不了环境问题,核心问题在于政界的重视与否。历史经验证明,如果政府真正重视环境问题,这个问题完全可以解决。对于中国近年的进步,他表达了最大的喜悦之情。在全球化时代,通过各国政府加强教育和国际协商,人类有可能避免古代社会崩溃的悲剧。

八、总结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科技进步只能提高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效率,同时又增加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同时,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生态环境恢复能力也不同。所以,无论是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时代,还是如今的电信时代,都经常发生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导致资源枯竭,人类社会也随之崩溃的悲剧,在海岛上尤为多见。如今,我们处在全球化时代,各国政府必须教育自己的国民加强环保意识,通过国际协商,人类有可能避免古代社会崩溃的悲剧。

6.8 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 [众病之王,Siddhartha Mukherjee]

Why is the incidence of cancer in modern times getting higher? What is cancer? What are the treatments? How could we prevent cancer? How do we look at cancer? Cancer is a disease caused by the uncontrolled growth of a single cell. This growth is unleashed by mutations — changes in DNA that specifically affect genes that incite unlimited cell growth.

To battle cancer:

prevent these mutations from occurring in susceptible cells eliminate the mutated cells without compromising normal growth 6.9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 (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

Robert C. Allen

This landmark global economic history explains wh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occurred in Britain by highlighting the ways in which Britain was different from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 and Asia. Combining economic, social, technological and business history, Allen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globalisation in explaining the divergence of East and West.

牛津的研究风格相较于剑桥,更偏向“技术流”,所以艾伦的作品专业性非常强。以前对工业革命的研究,往往把焦点集中在社会结构、法律制度、产权观念、科技水平、文化宗教等等领域。这本专著列举了已有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反驳或者修正,运用大量数据、模型、史料以及纵向和横向对比,支撑自己的论点。结论比较有颠覆性,能让人耳目一新。

本书思想核心是:真正史无前例导致天翻地覆,彻底改变全人类社会结构、组织方式、生活模式和思想观念的革命,8000年来只有一场,就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发展才呈现加速度式的突飞猛进,知识总量爆炸式增长,三百多年所取得的成就比过去上万年的总和还要多出千百倍。 工业革命由诸多因素的合力推动产生。以前的教科书或专著都会提到诸如科技革命、农业革命、产权制度、法律环境、文化宗教等产生的作用。其实,有科技革命不一定带来工业革命,也不是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动力,而产权、法律、宗教也不是主因,蒸汽机的出现也不是必然会带来产业革命。原生工商繁荣和城市化推进,加上高工资和便宜的化石燃料,是工业革命的主要推手。(Britain wages were high and capital and energy cheap in comparison to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 and Asia. As a result, the 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 the steam engine, the cotton mill, and the substitution of coal for wood in metal production - were uniquely profitable to invent and use in Britain.)

一、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传统说法认为,工业革命前,英国由于圈地运动,使得大量农民失去耕地,农地变得集中,有条件进行近代化的资本主义农场经营,出现了一场农业革命。这种经营模式下农场主对创新农业技术,减少农业雇工,提升高产量有积极性。农业革命发生后,产量增加,为城市扩张供应了充足食物,农业雇工减少也向原生工业部门提供了劳动力,使大量的人口转移到制造业领域,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直至促成了工业革命。

实际情况恰好相反,是城市化和高工资导致了农业革命。早期的国际商贸和原生型工业繁荣,促使了以伦敦为首的大都市急剧扩张,都市高工资像抽水机一样吸纳农村人口。城市人口规模上去了,食物需求猛增。这个时候,农村小自耕农面临两种抉择,一是卖掉手头的耕地,迁入城市谋生,获取比种田收益更大的高工资;一是必须改进农业经营模式和耕作技术,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而乡绅阶层,也就是地主,也面临两个抉择,一是变卖掉耕地进城去从事商业和原生工业;二是收购其他小自耕农的土地,变成集约化经营的大农场,尽量减少雇工数量,拼命改进农业技术,提高收益。

二、有科学技术革命未必出现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前的17世纪,在启蒙运动的推动下,物理学、工程学的理论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蒸汽机就是这次革命的代表性产物。蒸汽机的出现,把英国推向了工业革命,从而把人类带向近现代世界。但是有了科技革命不一定带来工业革命,甚至有了蒸汽机,也不见得就会出现工业革命。 以前都说,英国人瓦特在1776年发明蒸汽机,从而推动了产业革命,这个说法并不准确。蒸汽机理论、技术的探索和完善,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西欧各国都有贡献。

法国有个物理学家,名叫丹尼斯·巴本,比英国的瓦特更早一百年发明了蒸汽机模型。在此以后,也不断有人制造蒸汽机。只不过到了1712年,英国工程师托马斯·纽卡门发明了世界第一台有实有价值的蒸汽机,用于煤矿排水,但能耗极高。准确地说,瓦特对前人的蒸汽机进行改良,制造了更节能、效率更高的蒸汽机,推动了产业革命。纽卡门和瓦特发明的初衷,就是为了商用,帮企业解决问题,并指望发明获得巨额回报。当时英国是欧洲产煤大国,矿井积水问题严重,以前采用的是效率低下的马匹和水车抽水,迫切需要解决抽水问题。 当英国开始推广蒸汽机后,西欧其他国家仿制和购买非常容易,但却少有问津者,因为它们不需要。同时代的英国经济模式是资本主导型,中国是劳动力主导型,所以后者很难对新技术新模式产生强烈兴趣。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只能先出现在英国,并能得到普及。

三、高工资和廉价化石燃料和是工业革命重要推手

高工资和廉价能源并存,是英国独特的现象。英国从中世纪中后期开始,工资水平一直在欧洲位居前列,城市大扩张后,工资水平在欧洲更是首屈一指。高工资原本是工商业竞争中的劣势,但英国由于有非常廉价的高效能源,抵销了这个劣势,使得它的商品没有降低竞争力。但由于工资不断上涨,使得英国很早就进入资本驱动型,而不是劳动力驱动型的生产经营模式,企业家、农场主、商人,都对能减少雇工,节约人力成本的技术发明以及经营模式非常感兴趣,成为发明创新的巨大推动力。

高工资使得民众的消费增长相当强劲,拉动了内需,也催动了工商业的发展。所以接下来几十年在英国,不光蒸汽机不断得以改良,价格越来越便宜,燃料消耗越来越少,其他各种提高效率的机器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推动产业大发展。 其他国家的情况正好相反。作者对同时代中国的考察尤其值得我们关注。他选择了中英两国都有的瓷器业入手,从燃料、资本、劳动力三项要素比较英国瓷窑与中国瓷窑的情况。

作者指出,在中国,燃料价格贵得惊人,但人工费用比较便宜,所以中国瓷窑的设计思路与工作模式是从节省燃料,减少热量损失的角度来考量,但要雇佣大量的工人。而英国瓷窑与正好相反,优先考虑的是节省资本,减少工人,提升技术和效率。 这是两种不同的经济模式,英国是资本主导型,中国是劳动力主导型,所以后者很难对新技术新模式产生强烈兴趣。

Hui: 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需要很多因素同时出现。历史是必然和偶然的结合体。一系列偶然的事件造成了看似必然的结果。但谁又知道,到底是从哪个时刻开始,原本向着同一个方向奔流的河水开始分岔了呢?

6.10 The Great Divergence (大分流, Kenneth Pomeranz)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欧洲的英格兰与中国的江南,直到1800年左右基本情况仍是差不多的,并且面临着同样的生态问题。为什么工业革命出现在了欧洲而不是中国?

一、1800年前后,欧洲与中国在五个层面上都非常相似

社会经济指标:中国与欧洲在人口、人民生活水准、生产资料、交通运输、科技水平上都处在相似的水平上。 市场经济:在当时,欧洲并不比中国更加自由,甚至中国可以自由转让的土地比例要比欧洲更多,并且中国还有反垄断等一些举措以保障农民的利益。 奢侈消费:在1800年前的世界,主要奢侈品有糖、烟草、可可、茶以及咖啡。虽然在欧洲出现了奢侈品物化,但中国以及东亚其他国家对这些日用奢侈品的消费量也有类似的增长。 金融、经济、政治政策:西欧的一些特色,比如股份制企业,并不一定是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而中国政府在保护商人利益方面也不一定比西欧更差。 生态问题:因为人口增长,对土地的使用投入越来越多,导致生态退化乃至威胁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这是中国和英格兰同样面对的问题,并且这个困境是没有办法自然突破的。 二、欧洲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是两个原因导致的

不同于中国的江南地区,英格兰天然拥有地理位置非常靠近的煤矿(coal),缩短了煤矿与经济中心的距离,使得煤炭的获得更加廉价。同时,这些煤矿往往需要蒸汽机来排积水,这也帮助了早期蒸汽机的运用和普及,使得英国早期的工业化变为可能。

英格兰拥有在美洲的殖民地,这使得英格兰跳出了马尔萨斯陷阱(The Malthusian Trap is the theory that, as population growth is ahead of agricultural growth, there must be a stage at which the food supply is inadequate for feeding the population.),可以把大量本土的土地和劳动力投入到工业生产中,从而能继续扩大生产来积累更多的财富。这样持续扩大的市场及生产促发了对于提高生产效率的需求,最终在某个时间点上蒸汽机被用于生产,随之引发了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