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脆弱

When we were children, we used to think that when we grew up we would no longer be vulnerable. but to grow up is to accept vulnerability. To be alive is to be vulnerable.”——Madeleine L’Engle

脆弱(Vulnerability)是什么?

脆弱是当我们在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风险、以及在需要情感投入时,容易感受到的情绪状态 (Brown, 2006; Seltzer, 2008)。与一些其它的情绪状态不同(如幸福、恐惧等),人们不太容易长时间地让自己感受到脆弱这种情绪本身。人们比较多在一瞬间感到脆弱,然后立刻转化为由脆弱唤起的自我防御。

这种防御状态会表现为其它的情绪状态。而不同的人,在感到脆弱时表现出来的主要情绪状态也有不同。我们在这里提出两种不同的类型(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种情绪并不是非此即彼,我们只讨论哪一种占据更主要、更核心的位置):

第一种人,在感到脆弱之后,随之体验到的核心情绪状态是恐惧,即对“被剥夺”、“被伤害”以及“被孤立”的恐惧。他们脆弱时,常有的想法是害怕自己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害怕对方冷眼相待,害怕得不到肯定。比起“我是不是值得”,他们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在“有没有人会来帮助我,爱我,或者哪怕只是安慰我”(Stosny, 2013)。当他们感到脆弱时,他们会主动去寻求关系,以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安慰,从而能化解自己的脆弱感。

第二种人,在感到脆弱之后感受到的核心情绪状态是羞耻。(要了解更多羞耻的相关内容,请查看KY往期文章深度:你是否认识人类这种最有破坏性的情感?),即对自身价值的羞耻。他们不仅担心别人帮不了自己,甚至觉得自己根本不值得别人的关心(Stosny, 2013)。他们不会像第一种人那样愿意主动去索取。甚至坦然告白自己内心的想法都是非常困难的。当他们感到脆弱时,他们倾向于自我隔绝,不与他人发生联系。那些能够提升他们对自身价值感的认同的事,才能化解他们脆弱感。

脆弱时表现为两类不同情绪表现的人,某种程度上是“互补”的。容易感到恐惧的人,在必要的时候,他们情愿接受那些可能让人感到羞耻的事情以避免恐惧(例如放低姿态哀求);容易感到羞耻的人,则宁愿担惊受怕也不作出让自己羞耻的行为(例如主动询问对方对自己的感觉)(Stosny, 2013)。同时,二者又是“互斥”的,不容易互相理解。无论是哪种人,脆弱都还会产生一个有趣的作用,让我们把自己的脆弱当作别人的问题来感知——“投射”。例如,在一段亲密关系里,个体因为“害怕自己的真心没有好回报”而有所保留,却常常责怪对方没有坦诚相待。这就是把自己的脆弱投射于对方身上的一种表现。

我们为什么需要保持“脆弱”?

在完全信任的人面前,我们可以毫不掩饰自己的恐惧或羞耻(尽管后者还是相对比较难)。但是,对于那些我们想要走近,却还不信任的人,到底值不值得我们这样冒险,在他们的面前仍然保持我们的“脆弱”呢?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告诉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

保持“脆弱”的人更有吸引力 比起伪装,人本能地更喜欢真实的事物,同时其实每个成年人内心都知道世界本就是混乱且不完美的(Seppala, 2014)。

生活中,那些保持脆弱的人往往更容易成为一个群体最受欢迎的几个人之一。因为他们往往更放松,在人际间更随和,也显得更完整和真实。在这样的人面前,其他人也会感到更小的压力,不需要担心“冒犯”,也不容易觉得“被评价”,这种真实会让其他人更容易信任,也让其他人有了空间和许可去同样地保持脆弱。

保持脆弱是人与人之间互动交往的关键 “脆弱”让彼此可以更真诚的交流,并建立更深层的联结。为此,社会心理学家Althur Aron(1997)做了一项研究,将互相不认识的人随机两两组合,并根据给定问题进行45分钟的你问我答。其中一组人得到了一些较为浅层次(shallow)的问题,例如,“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你喜欢的节日”等。而另一组人则得到更深层次的问题,包括,“爱在你生命中的角色”,“你上一次和别人分享的最难过的事是什么?”等。

问题结束后,每一个组合中的双方都需要对彼此的亲密程度进行评分。结果发现,第二组人(回答更深层次问题的人)中的组合对于彼此亲密程度评分比第一组人的更高。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第二组人的评分甚至比那些原本就是好朋友的人当中的30%对于亲密程度的评分更高。更有趣的是,参与研究的第二组人当中,很多人在此项研究结束之后,成为了朋友,甚至恋人。

除此之外,Medical News Today(2012)的调查也发现,坦诚地互相交往,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善。同时,Brené Brown在经过数千人的访谈之后也发现,保持脆弱是人与人之间互动交往的关键(Seppala,2014)。

压抑脆弱可能取得反效果 为了接近他人刻意地展现完美和强大往往会取得反效果(Seppala,2014)。在James Gross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当我们刻意地隐藏自己的感受,表现出不真诚的一面时,对方是能够感知到的。虽然ta不一定会拆穿(人艰不拆啊…),但他们的生理反应——血压上升,却很诚实地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想法。这种生理反应也解释了当我们在和虚伪的人相处时所产生的不舒服的感觉。

此外,被压抑的脆弱并不会彻底消失,它可能转化为其他的情绪表现,例如愤怒。在亲密关系当中,那些不允许自己脆弱的人,在感到脆弱的时刻,会对那些令他们产生恐慌或羞耻的人表示愤怒(Seltzer, 2008)。而且这种脆弱时的表达常常是对人不对事的。这种愤怒会我们的关系长期陷入不和谐和冲突之中。

对脆弱的常见误解

脆弱是人们正常、普遍的一种情绪状态。但人们常常对脆弱有过多的误解(Tartakovsky,2013),其中最常见的有:

误解1: 这个世界上,有人可以选择不脆弱

脆弱不止存在于爱情里,事实上脆弱无处不在。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包括工作关系中,都会有让人脆弱的时刻;而即便不在人际关系中,仅仅由于自身的经历和行为也会产生脆弱的感觉,例如独自外出、尝试有挑战的任务等(Seppala, 2014)。可以说,脆弱感就是活着的一部分。

因此,脆弱并不是一种选择。我们所能选择的只有,当我们面对风险和不确定性时,是压抑脆弱,还是正视脆弱。事实上,研究发现,能够接纳脆弱的人在面对困难时反而更坚韧,也更容易修复自身(Brown, 2006)。

误解2: 脆弱等于虚弱

很多人以为,允许自己脆弱,是一种虚弱的表现。其实不然(Seppala, 2014)。允许自己脆弱的人,是那些在新进入一个人群,愿意主动笑着介绍自己、结识新朋友的人;是那些没有十足把握,但愿意接受挑战、尝试不曾做过的任务的人。就好像清晰地看清并承认自己的问题,是一种很有能力的表现;允许自己脆弱是充满勇气的状态,是一种很有力量的状态。

误解3: 不掩饰脆弱就意味着自曝其短

有些人认为,所谓“允许自己脆弱”就是在众人面前公开自己的秘密,大谈其谈自己的痛苦。其实恰恰相反,脆弱是有边界的(Seppala, 2014)。脆弱也是有程度的。成熟的方式是,你在不同的人面前,根据你们之间的边界,让自己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脆弱,循序渐进。那些我们愿意在ta面前毫不掩饰自己脆弱的人,都是已经赢得我们信任的人。否则,的确是你自己让自己处在了更容易受伤的位置。

习惯了自我防备的我们应该如何“保持脆弱”?

在这里我们给大家介绍自我肯定(self-validation)和自我宽慰(self-soothing)这两种能够帮助我们卸下防备的重要手段。

自我肯定 自我肯定,是指我们不会因为失败和错误而否定自己,也不让行为的后果定义自我价值(Seltzer,2008)。要理解到,你是一个比你所做的事更大的整体,“you are more than your past mistakes”.

这种自我肯定并不是赞同我们所做的一切(再次强调接纳和赞同的区别),也并不是鼓励我们无视道德和良心,而是把“我”从我所遭遇的失败的事中抽离开的一种方式。我所做的事不再是我本身,而是我在面对当时的情境下的一个决定和选择。当我们能把我们的失败仅仅当作行为和事件来理解,我们就不再需要寻求借口,也可以不用陷入永恒的自我否定中。

自我宽慰 当自己感到负面情绪时,对自己说,我现在感到了xxx的情绪,是因为xxx。鼓励自己“表达情绪”(哪怕只是对自己表达)可以帮助我们意识到我们正在经历的情绪。表达的过程就是我们对于“这种情绪产生的合理性”的认可,进而我们会重新获得一种对自己情绪的掌控感。

分享,但要注意由浅入深(Share, but start small) 当人们处在互相了解的阶段时,真诚和过度自我暴露可能仅仅只是一线之隔。保持脆弱,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在一段感情的开始阶段就毫无保留地向对方袒露所有。社会心理学家Stan Trefer的研究发现,逐步地与对方分享自我更有利于关系的发展(Self,2015)。

展现不加“滤镜”的真实人生(Go no-filter in real life) 在关系开始的初期,我们常常想要向对方展示一个完美的自己。但在不断相处的过程中,那些真实的我们难免会暴露出来(Self,2015)。同时,维持完美形象,对于一段长期关系中的个体而言,是一件很容易让人精疲力竭的事。

如果你想要的是短期的愉悦,那么经营完美的第一印象可能能帮你获得你想要的,但如果你想要的是长期的伴侣,就要在生活里展现真实的样子。

保持脆弱,大有可能让我们因此陷入窘境,甚至受到伤害。但它有利于我们获得好的人际关系,也有利于我们人格的发展和成熟。保持脆弱还能让一个人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取得更高的成就——这些人更愿意不断学习未知事物,接受更大的挑战。

References

Brown, B. (2006). Shame resilience theory: A grounded theory study on women and shame. Families in Society, 87(1), 43-52.

Kircanski, K., Lieberman, M.D., & Craske, M.G. (2012). Feelings into words: contributions of language to exposure therapy. Psychological Science

Medical News Today (7 August, 2012). Improving relationships,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by not telling lies.

Self (May, 2015). Love and Chemistry: How to be vulnerable.

Seltzer, L.F. (2008). The power to be vulnerable. Psychology Today.

Seppala, E. (2014). Why being vulnerable is the key to intimacy. Fulfillment Daily

Simmons, M. (2014). To create a real connection, show vulnerabilit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tosny, S. (2013). What’s your core vulnerability? Psychology Today.

Tartakovsky, M. (2013). 3 Myths about vulnerability. Psychology Cen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