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On the origin of human inequality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Hui:《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法国大革命的灵魂。作者开篇提出人类间存在的两种不平等1)自然或者生理上;2)精神或者政治上的。卢梭在本书中主要探讨了精神和政治不平等的起源,这种不平等赋予一部分人以特权。书中讨论了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权力何时取代了暴力,自然何时让位于法律。本书阐发了卢梭的政治哲学思想,为《社会契约论》奠定了基础。

  • Etruscans [艾特鲁斯坎人]:在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前统治罗马人民。最后一个王朝是塔尔干王朝(7BC-6BC)
  • 公正的条约为你们保障了稳定的边疆、不可侵犯的主权以及国家的安全。你们卓越的宪法,建立在最高的智慧之上,并有伟大而友善的军队保护着。你们的国家享有安宁,你们无须惧怕任何战争和任何征服者,你们惟一的主人就是你们自己制定的法律,并且这些法律由你们所选出的正直的法官来掌管。你们不至太富有,以致耽于享乐而丧失活力,也不会为追求浅薄的快乐而丧失真正的美德和幸福;你们也没有贫穷到国内生产不能自给,以致于需要向外国寻求支援。 [Hui: 这是Rousseau描画的美好人类社会图景]
  • 我们掌握的知识越多,我们就丢掉了更多的发现重大问题的工具。人类越是研究,就越不能了解自身。……我们必须从人类体制的持续变化中寻找人类的差别根源。……无论那些变化最初是怎样发生的,人类的所有个体都不可能在同一时间以同样的方式发生变化。……我们无从正确地识别,在人类的真实本性中,哪些是原始的,哪些是后来发展的。……由于忽视对人类本性的研究,我们难以确定自然权力的真正含义,或者界定得模糊不清。
  • 早于理智而存在于自然人身上的两种法则:
    1. 人类对自身幸福和生存的深切关注
    2. 人类看到其他有知觉的生物,尤其是同类,在遭受痛苦和死亡时所感觉到的那种天然的不愉快 ……如果我不想伤害我的同类,这似乎并不是因为他们具有理性,而是因为他们是有知觉的生命。
  • 宗教的训诫让我们相信,上帝在创造人之后就让他脱离了自然状态,人生而不平等。
  • 霍布斯,孟德斯鸠和康贝尔兰德
    1. 霍布斯(1588-1679):英国哲学家,著有《论物体》、《利维坦》等。提出社会出现之前存在一个自然状态,并持有“性恶论”观点,认为人天生邪恶,喜欢相互争斗。他的著名论断是:自然状态中的人类,处于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
    2. 孟德斯鸠(1689-1755):他在《论法的精神》中说:“当人还是自然状态的时候,他应当是只有获得知识的能力,而知识却是不多的。显然,他最初的思想绝对不会是推理的思想。他应当是先想如何保存自己的生命,然后才能再去推究他生命的起源。这样的一个人只能首先感觉到自己是软弱的;他应该是极端怯懦的。如果人们认为这点还需要证实的话,那么可以看看森林中的野蛮人。什么都会是他们发抖,什么都会使他们逃跑”
    3. 康贝尔兰德(1631-1718):英国人,针对霍布斯的性恶论,提出万物性善说。
  • 有无确凿证据能够证明在医学最不发达的地方人们的寿命要比医学最发达的地方的人更短?……如果自然注定使人健康,那么思考就是一种违反自然的状态,而一个思考着的人必定是一种痛苦的动物。……一旦被人驯养,它们便丧失了大半优点。人类也是如此,当他具有了社会性,成为一个奴隶,他就变得胆小,奴性十足。
  • 造成人与动物之间差别的不是理解能力而是人的自由意志。另一种差别是自我发展的能力。在环境的协助下,人类通过这种能力逐渐发展出其他能力。
  • 没有动物知道什么是死亡,死亡以及对死亡的恐惧的知识是人在脱离动物状态之后获得的最初的知识之一。
  • 智力的发展总是与人们的自然需求精确成正比的。
  •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农业呢?它需要投入如此多的劳动和预见,还需要依赖于其他的很多技术。
  • 似乎天意如此深谋远虑,使人类所拥有的潜能只在合适的时机才得以发展,不致于发展太早而陷入无穷无尽的困惑之中,也不致于发展太晚以致于不能满足后来产生的需要。
  • 我们不能像霍布斯那样断言,因为人们不知道善,所以人必定是天生邪恶的,人之所以邪恶,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善为何物;他不会给同伴任何帮助,因为他认为他们没有权力要求他去帮忙,或者他认为自己有权得到他想要的任何东西,甚至愚蠢到认为自己是全世界的主人。……原始状态的每个人都只关心和平相处的一种方式,因而也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一种方式。……(卢梭《爱弥儿》:所有一切的坏事都是来源于孩子气,孩子之所以淘气,只因为他是很柔弱的。)
  • 即使嗜杀如苏拉,也为他人的痛苦而伤感,只要那不是由他造成的。
  • 与其在高深的辩论中,不如在自然的感情中,寻找一个人在他作恶之后会感到内疚的原因,尽管他可能完全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箴言的启示。
  •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过是习惯所致,或者是由人们在适应社会生活时所选择的生活方式不同造成的。
  • 即便自然在赋予人类各种禀性的时候有失公正,那么,在人们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任何联系的情况下,哪些受到自然偏爱的人又比其他人多获得了什么好处呢?没有爱情的地方,美丽有什么用处?没有交易的地方,欺诈又有什么用处呢?……只有在人们相互依赖或者有共同的需要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能产生奴役关系。
  • 它们是从事物的性质中能作出的最有可能的猜测,也是发现真相的惟一途径。 > Hui: 我们所谓真相不过是最可能的猜测,人终其一生都在自我的影射下生活。 >《爱弥儿》:痛苦的原因不在于缺乏什么,而在于对那些东西感到需要。
  • 临时的关系逐渐转变为亲密而持久的关系。……人们开始比较不同的事物,获得了关于美和价值的观念,继而产生偏爱的感觉。……这就是迈向不平等的第一步……一旦人们开始互相品评,尊重的观念便在人的心底扎根,每个人都要求别人尊重他。……冶铁和农业技术促成了这种变革。
  • 对于农业耕作来说,必须愿意牺牲即时的需求以换取将来的收获,这种远见是原始人所不能拥有的。
  • 自然的不平等随着彼此的联系不知不觉加深了,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差别通过他们不同的境遇逐渐加大,其影响更加显著,更加持久,并相应地开始影响个人命运。……人与人之间有了等级和出身的区别,这些区别不仅包括个人财富的多少,能影响他人的能力的大小,也在于个人的才智、美丽、体力、技术、价值和智慧,只有这些品质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不久之后,这些品质就成为人们必须拥有或者最起码假装拥有的东西了。如今人们的兴趣是假装成他们原本不是的那种样子。 “本来就是”和“看起来是”成为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于是从这种区别中产生了傲慢的虚荣和欺骗伎俩,数不尽的罪恶也开始相继上演。
  • 对于富人来说,他们一旦体会到统治的乐趣,就会鄙弃其他一切乐趣,就像一群饿狼,一旦尝到人肉的滋味,就再也不想吃其他食物了。……很难使一个没有野心控制别人的人去服从别人。
  • 所有现在盛行的不平等来源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并随着这二者的发展而逐渐加深,最终在私有制和法律建立之后,确立为永恒的合法现象。